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涉及消防行业的有三个资格证书,分别是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和消防与应急救援人员。技能人员包括消防设施操作员和消防与应急救援人员,而消防与应急救援人员又细分为消防员、森林消防员和应急救援员三种。
消防设施操作员简介
消防设施操作员是从事建筑物、构筑物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检查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维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主要工作包括:1. 消防安全检查;2. 消防控制室监控;3. 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和维护;4. 消防安全管理等。
为何要考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
根据公安部令第129号《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机构的操作人员需具备中级技能等级以上的建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技能等级以上的人员需要占到总人数的30%以上。因此,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具有法律依据和强制要求。
消防设施操作员与消防救援员的区别
消防设施操作员和消防救援员在工作性质和职责上有显著区别。消防设施操作员主要负责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以及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消防设施的检测、维修和保养等工作。这些岗位通常出现在商场、物业、大厦等场所,其工作人员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证书。而消防救援员是指政府或民间团体成立的救火救人团体成员,主要职责是灭火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这类职业需要接受特殊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训练。
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工作内容
消防设施操作员的职责涵盖广泛,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 消防安全检查(定期防火检查和专项消防检查);2. 消防控制室监控(系统设置与检查,处置火灾和故障报警);3. 建筑消防设施操作和维护(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固定灭火系统的使用与维护,防烟排烟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消防供配电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等);4. 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消防管理和消防培训)。
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的意义
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对各类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提供支持和补贴。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职业技能,增加升职和加薪的机会,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市场需求
尽管经济形势多变,但对消防安全领域的需求却稳步增长。根据国家法规,每个消防控制室需配备8名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全国约需600万名。目前,除北京、上海的持证上岗率接近70%,其他地区远低于这一比例,存在巨大消防安全隐患,因此,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政策支持
根据人社部2018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的通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有者能享受相应补贴:初级(五级)1000元,中级(四级)1500元,高级(三级)2000元。此外,相关持证人员还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并有当地社保记录的人员,还能在部分一线城市通过积分入户。
工作地点
按照《消防法》第21条规定,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包括各机关、医院、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只要存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中控室,均需配备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否则将面临相关处罚。具体需要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单位包括: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等。
商场消防员需要证吗?
商场的消防员是需要持有证件的。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一证件是指消防设施操作证。
消防设施操作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值班操作,以及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消防设施的检测、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因此,负责商场大厦消防任务的职工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方可正式上岗工作。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社保谁给交?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社保缴纳,取决于其在哪个单位上班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根据规定,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缴纳社保。社保,即社会保险,是一种为因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工作或因健康问题造成损失的人群提供收入或补偿的社会和经济保障制度。
社保的主要项目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各类风险情况下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