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排烟系统中排烟阀与排烟防火阀有何区别???
排烟阀的主要功能是排出烟雾,这在火灾发生时非常重要。而排烟防火阀除了具备排烟的功能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防火隔离。当发生火灾时,排烟防火阀会自动关闭,能够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从而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
202025新增加的消防规范?
由应急管理部于2020年5月21日发布的新规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 40248-2021)自今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的制定旨在切实吸取火灾事故的教训,规范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体伤亡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制定了这一标准。通过本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可以规范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自查、自除火灾隐患和自负消防责任的管理机制,以实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标。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涵盖总则、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安全制度与管理、消防安全措施、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火灾事故的处置与善后等内容。此文件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不可或缺的条款。需注意的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适用于该日期对应的版本,而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则适用于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相关文件包括:
GB/T 5907(所有部分) 消防词汇
GB 25201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 25506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XF 703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XF/T 1245 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JGJ 4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参照GB/T 5907、GB 25201、GB 25506、GB 35181、GB/T 38315、GB 50016、GB 50084、GB 50116、GB 50140、GB 50222、GB 51251、GB 51309、XF 703、XF/T 1245、JGJ 48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截至本文件生效日,这些术语及定义如下:
3.1 公共娱/乐/场/所:具有文化娱乐和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酒吧、餐饮场所、游艺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
3.2 公众聚集场所:面对公众开放、具有商业性质的室内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3.3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包括医院的门诊楼和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和食堂、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等。
3.4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近建筑供消防车停泊和实施灭火救援的场所。
3.5 专职消防队:由专职人员组成,并在固定消防站备勤的消防组织,配备相应的消防车辆和设备,定期进行训练,全天候待命。
3.6 志愿消防队:由志愿者组成,通常有各自的主要职业,并不在消防站进行备勤。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技能鉴定要求?
1. 设施监控: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需定期对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进行巡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设施操作:操作员应具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识别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正确使用排烟机、防火卷帘、火灾显示盘、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故障报警设备。此外,需熟练操作湿式和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泵组。
3. 设施保养:操作员应负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日常保养工作,包括对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感温与感烟火灾探测器以及湿式和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同时,应定期检查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话和应急照明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此外,还需具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维修与检测能力。
2020年消防风管规范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消防防排烟系统的规范和要求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一、对于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必须特别注意其防排烟设计。二、当房间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该房间内经常有人活动或存在较多可燃物时,应加强该房间的消防措施。三、建筑物的中庭以及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同样需要严格的防火设计。四、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以下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风速不得超过20米/秒;2、若使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风速不得超过15米/秒;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米/秒,而排烟口的风速不宜超过15米/秒。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方式排出烟气或稀释烟气浓度。在高层建筑中,除了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外,靠近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五、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遵循以下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不得小于2平方米;合用前室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应不小于3平方米;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面积总和应不少于2平方米;3、长度不超过60米的内走道,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得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其可开启外窗面积应不少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米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面积应不少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6、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进风口有效开口面积应为1平方米;进风道断面应为2平方米;排烟口有效开口面积应为4平方米;排烟竖井断面应为6平方米。7、对于不靠外墙的合用前室,进风口的有效开口面积应为1.5平方米,进风道断面应为3平方米;排烟口的有效开口面积应为6平方米,排烟竖井断面应为相应的标准。
在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情况下,若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则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进行无组织自然排烟是允许的。自然排烟口应设在房间的上方,并宜安装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毫米以内,其间距以排烟口的下边缘为准。自然进风口应位于房间下方,并设于房间净高的1/2以下,其间距以进风口的上边缘计算。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应距该防烟分区的最远点不超过30米。此外,自然排烟窗、排烟口与送风口应配备便于快速开启、灵活操作的装置。